现在绝大多数人肝不好,根源其实都在此处
周老师是位中学老师,瘦瘦的,为人很精明。可能是出于健康考虑,他交了很多医生和医疗保健界的人做朋友,中医的、西医的、内科的、外科的都有,遇到问题随时咨询。我也很“荣幸”地在他这一类朋友之列。
有一次,他拿着一张处方来找我,说:“最近身体有点不舒服,这是前天上午陈××大夫开的方子,你给看看,能不能吃。”我看了看,是以逍遥丸的底方加减而成的,对于这位面色微微发青,有明显肝郁之象的人来说,肯定是对症的。所以我说:“这个方子开得不错啊,会有效的。”他高兴地说:“那就好,我昨天问了一下郑××大夫,他也说不错。”
“好家伙!看个病,居然找了这么多人;而为了一张方子,他起码问了两个人。这是何苦呢?”我忍不住批评了他几句。
他叹了口气,说:“没办法啊,我不太放心,所以总是下不了那个决心去抓药。所以,就想问问大家,征求一下众人的意见。我就是这么个人,什么事都犹豫不决,白白费了很多心思。呵呵。你就别计较啦。”
我当然不计较。但他的话引起了我的重视:“什么事都犹豫不决,白白费了很多心思。”这句话才道出了他的病源!
《黄帝内经•灵兰秘典论》说:“肝者,将军之官,谋虑出焉;胆者,中正之官,决断出焉。”肝负责谋虑,也就是负责想办法、策划,胆则负责决断,也就是负责拿主意,负责最终拍板。有谋虑就要有决断,否则,如果光有谋虑而不决断,这就叫“优柔寡断”,这种人一天到晚出谋划策,犹豫不决;或者光有决断而缺乏谋虑,这也不行,这是鲁莽草率。
从养生的角度来讲,我宁可做个鲁莽草率的人,也不愿做个优柔寡断的人。那些过于优柔寡断的人,总是很少有快乐,在思虑中身心交瘁;倒是那些鲁莽草率一点的人,风风火火,心理没有什么负担,身体也会好一些。
优柔寡断的人,光会谋虑而不决断,必然被无穷无尽的思虑和打算困扰 ,一会儿一个想法,一会儿一个打算。不要以为这些想法和打算是我们头脑里蹦出来的,不花钱就能得到,其实不然,这可是以肝的健康为代价换来的。光会谋虑而不能决断的人,最容易肝气郁结。现在绝大多数人肝不好,根源其实都在此处。
解开肝气郁结,最好的要莫过于逍遥丸,或者加味逍遥丸。但如果在服用这些中成药的同时,有意识地让自己少一些犹豫不决,少一些优柔寡断,多一些决断,这样,逍遥丸的作用就更大了。
为什么害怕决断呢?因为我们总是患得患失。有人会因为要不要买某件衣服而犹豫好几天:买吧?好几百块,有点贵,浪费钱;不买吧,太漂亮了,太喜欢了,忘不掉。于是,天天忍不住去橱窗那里看。还有人会为了去不去参加某个聚会而犹豫不决:去吧,也挺无聊的,不去吧,又想去看看……总而言之,都是在这些小事在反复思量,反复盘算,心在模棱两可之间徘徊,肝在犹豫不决中郁结,最终,亏的是身体啊!所以,患得患失的结果必然是失去,而且是失去更大更重要的东西——健康!古人云:“心机深,则天机浅。”我也要说:“心机多,则生机少。”心事重重,谋而不决,阻遏了肝的生气。
人生本是大道无阻,但心灵中这些游丝、细绳般的阻碍太多,这条路也会越来越狭窄。何不快多一点决断,刀斩乱麻?何不利利索索地生活,利利索索地健康呢?
最近,经常有人对我说:他们买了很多养生书,根据这些书里的方法和理念去做,取得了很多效果。但唯一让他们困惑的是,这类书买多了,书中的内容就开始“打架”了。比如,张三养生大师说这样做好,李四中医师又说这样做不好,矛盾了,但他们各说各有理,而且都说得头头是道。到底该听谁的呢?
我说:“你举一个具体例子来说吧。”
很多人问:很多养生书都说“怒伤肝”,但也有的书中说,有怒就要发出来,这样对身体有好处。那么,到底是怒伤肝还是发怒对身体有好处呢?
我的回答是:这两个观点都没错,但都只讲了其中一个方面。所以,谁的都不能听,听了就是“偏听偏信”。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去判断。怒伤肝,这是不可置疑的,《黄帝内经》早已明言,我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体验。但有怒气要发出来也是天经地义的,憋在心里没个发泄的地方会更难受,这方面的生活体验我们更多。
二者综合起来,其实就是:努力修养好自己,做到不轻易动怒,有了怒气的时候,不要憋在心里,要发出来。
为什么需要这样?我们还是要根据肝的性质来解释:肝主人体的“生气”,所谓“生气”,就是生发之气、生长之气。可以说,肝是人体各种气的放大器,不管是正气还是邪气,有了肝的生发功能的推动,都会从小变大,由多变少。当人体处在和谐状态中的时候,正气旺盛,肝作为将军之官,也会跟着匡扶正义,使人体正气更加旺盛,生机勃勃;当人体邪气旺的时候,肝就有可能助纣为虐,去生发邪气。所以,古人说:“肝为五脏之贼。”五脏有邪气,肝气都有可能冲上前去,助其一臂之力。
怒气是我们情绪上最大的邪气之一,而且怒气又和肝相对应,最容易获得肝的帮助,所以,怒气一旦起来,往往不容易停息,而是越来越旺。所以,人们把怒气叫“怒火”,它像火那样,越烧越旺。
一般的人,只要有理智,就懂得按捺自己的怒火。按捺怒火,就是把怒气强行压抑下去,使自己不至于狂怒不已。压抑怒气的这一刻,也就是伤肝的时候。因为,肝喜条达发散,不喜欢压抑,有了压抑就会造成肝郁。所以,怒气伤肝,仍是使肝气不得条达而郁结。所以,只要有怒,就会有郁,只要有郁,就会伤肝,造成肝气郁结。
怎么办呢?除了服用逍遥丸,还得修炼自己的心。在别人盛怒之时,我们会劝他“息怒”。中国的文字间有着很多的养生智慧,“息怒”不同于“止怒”,息怒是希望怒气像火那样自动熄灭,而止怒可能是把怒气强行镇压下去。所以,息怒不伤身体,而止怒无异于杀人的钢刀。而且,单看这个“息”字,拆开来就是“自心”,这是在提示我们,要通过自己的心灵修养去平息不良的情绪,才能得到真正的健康与安宁。所以,平时我们有了怒气,先要有息怒的功夫,让越燃越烈的怒火慢慢熄灭下来,等熄灭的差不多了,还剩下那么一点点,不妨索性发出来了事,以应合肝的条达发散之性,使一切不愉快烟消云散。当然,如果心灵修养更上一个台阶,能做到遇事不怒,即使偶尔有小怒,也能完全发出来,不郁积在心里,那就更好了。
那些从来不轻易怒发冲冠的谦谦君子,其实包括两种人:一种人是真正有内心修养的,遇到再可恼的事情都能心如止水,决不生气,甚至充满着淡淡的喜悦。能有这样的心态的人,那可以说真是做到身心兼养了,必能健康长寿。另一种人则仍是容易有怒气的,但表里不一,虽然心里生气,却决不做在脸上。这种人活得最累,最窝囊,最压抑,也最容易得肝病。
行文至此,想起一件轶事:有位老熟人,平时在家在单位都是老好人一个,从不动怒发火,遇到什么事情都是忍让,后来得了肝硬化。有人质问我说:“怒则伤肝,此人从不发怒怎么也伤肝了呢?”我说:“这是因为他表面不怒,心里大怒,这样最伤肝。”后来,他去美国找最好的医院做了肝移植,康复后,性情大变,脾气忽然很坏,稍有不顺心的事情就大吵大嚷,他的妻子和女儿都无法容忍了。我听说此事,心想:可能新换的这个肝疏泄能力更强了,不喜欢以前那样的压抑,所以遇着不顺心的事情怒气就要发泄出来,这倒不是坏事。
时下,川菜、麻辣烫全国流行。为什么人们偏爱这种辛辣的食物呢?医疗界、养生界也进行了很多思考和讨论。
有的养生专家说:川菜和麻辣烫的流行,是因为人体湿气重,人们需要一些辛辣的食物来祛除体内的湿气。这是有一定道理的。我则更偏向于从五脏、七情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。其实,现代人爱吃辣,跟肝有关系。现代人的生活方式,让肝受了很大的伤,我们人体的自愈本能让我们偏爱吃辛味的食物来对肝进行修复。
陶弘景说:“肝德在散。”发散是肝的正常功能。肝要促进人体的生机,把勃勃生气散发到人体的每一个角落;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积聚的恶劣情绪发散出去;我们日常饮食中所摄入的毒素也要靠肝来解毒,这些,都是发散功能在起作用。发散的反面是郁结,当肝气受伤,发散功能就不利索了,郁结就形成了。肝气越郁结,就越需要发散。什么味道可以发散呢?辛味。所以,《内经》说,辛味能补肝。肝以散为补。使肝能顺畅地执行自己的疏散功能,就是对肝最大的补益。辣椒、花椒、都是辛味的,所以,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肝郁的现代人,都喜爱它们。
很多人不想吃药,身体有了不舒服就喜欢这样问医生:“我该吃点什么呢?”企图通过“食疗”解决。其实,在我看来,食疗的效果绝对没有中成药来得快。而且,食疗也并不比服药容易,食物买回来了,煮起来也麻烦,而且,食物都是比较平和的东西,吃一点点用处不大,需要吃很多,花的钱也不比买药少,何况需要长期吃,谁能如此坚持呢?所以,有病吃药,是天经地义的,也是非常快捷的。
养肝可以吃辛味的食物,但这不是长久之计。我们的身体不能总是依赖食物去帮助。一旦发现自己比以前更爱吃辛辣食物,我们心里就要想一想:最近是否有肝气郁结?是否该养一养肝了?此时,我们要考虑吃一些中成药了。肝气郁结得厉害的,可以考虑吃加味逍遥丸,肝阴虚厉害的,可以考虑吃归芍地黄丸,这两个药,可以注意负担起养肝护肝的重大任务。具体的用法我们前面都有介绍。
疏散各种恶劣情绪,也是肝的使命。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,也会下意识地采用各种方法疏散。比如,有很多女性朋友对我说,不高兴的时候,她们回去逛街购物,去散步,去吃麻辣烫,去吃水煮鱼。我对她们说,这其实都是人体的本能,都是在帮助肝的散发。“散步”能使郁闷的心情随着散漫的脚步散去,逛街购物能使心里的压抑或不快随着花掉的钱而散去,吃麻辣烫、水煮鱼则是直接通过辛辣的食物去散肝、补肝。在此基础上,如果内心再豁达一点,恶劣的心情会散得更快的。
与其通过食物去散,通过药物去散,不如通过自己的性情、修养去散。郁闷的时候,别窝在屋子里,出去散散心,散散步,街头遇上卖麻辣烫的,再随便吃点吧。你想想,人生就是这么短短几十年,茫茫宇宙中,地球只不过是一粒尘埃,人如此渺小,真是尘埃中的尘埃;佛家说,山河大地,皆是泡影,而人生如梦,恰是泡影中的泡影。有什么值得烦恼,值得郁闷的呢?何不像古人说的那样:
宠辱不惊,看庭前花开花落;
去留无意,望天上云卷云舒。
花开花落,顺其自然而已,而我们的心态,也要像那云,能卷能舒。人生就是这么简单,有什么散不开的?
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中医思维十平台无关,仅供临床思路参考,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。
本文来源:传统中医唐略,由中医思维+编辑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由中医思维+(zhongyisw)分享。
公众号合作,交流,咨询
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微信同号